近万只崖沙燕安家砀山黄河故道

发布日期:2025-05-25 05:50    点击次数:85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

近万只崖沙燕安家砀山黄河故道

“崖壁建筑师”用翅膀为生态修复投下“信任票”

  崖沙燕在洞穴附近飞行。

  不少居民到现场观赏崖沙燕。

  本报讯 近期,近万只崖沙燕在宿州市砀山县黄河故道园艺场段河堤上筑巢育雏,这群挑剔的“崖壁建筑师”用翅膀为当地生态修复投下了“信任票”。5月12日,合新闻记者从当地获悉,这是皖北平原多年来首次记录到这种安徽省一级保护动物大规模集群。

  湛蓝的天空下,蜿蜒的河堤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洞穴,清脆的啁啾声在空中盘旋,无数只灰色崖沙燕上下起舞,与金黄色的河堤、粼粼的水波相映成趣……最近在砀山县良梨镇黄河故道园艺场段,这样的画面,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观赏。周末,还有不少人专门驱车前来。

  “在这边生活了半辈子,以前从没见过这种燕子。现在它们成群结队地在这河坝上筑巢,太稀奇了。”家住附近的村民周立华感慨。

  “准确说,这是淡色崖沙燕,属于安徽省一级保护动物。”合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虞磊介绍,崖沙燕是空中“灭虫小能手”,主要捕食飞行的蚊蝇,是我国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

  “它们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对栖息地的水质及食物链完整度也很敏感。”虞磊透露,崖沙燕相当于“环境质检员”。它们喜欢生活在河湖边,在垂直的崖壁或沙堤上凿洞为穴,又被称为“崖壁建筑师”。

  砀山县拥有百里黄河故道。近年来,当地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等措施,持续改善黄河故道水域生态环境,有效提升了生物多样性。

  据监测,目前在砀山县园艺场黄河故道区域,崖沙燕数量已有近万只。砀山县林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皖北平原多年来首次记录到该物种大规模集群繁殖。如今,黄河故道水质清澈、周边植被茂盛,为崖沙燕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觅食场所。

  值得期待的是,5月到7月是崖沙燕集中繁殖期,这也意味着当地崖沙燕数量还将持续上升。

  为了全方位守护崖沙燕栖息地的安宁,砀山县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一方面,在崖沙燕栖息地外围设置数千米防护围栏,播放文明观鸟广播提示,减少人为干扰。另外,安装多台高清红外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崖沙燕活动情况及周边环境动态。

  相关负责人表示,砀山县将持续加强对崖沙燕栖息地的监测与保护,加密巡查频次,推进湿地保护、植被修复等工作,为更多鸟类营造优质生存空间。

  江淮晨报-合新闻记者 方佳伟 通讯员 许栋溢 吴飞 方相